内容详情

考研政治冲刺讲义(四)

作者:聚创考研网-小厦老师 点击量:77 2016-06-03

课程资料备考指导咨询加微信:H17720740258

  第五讲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规律

  冲刺要点归纳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抛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社会再生产理论

  (分析, 2000 年理第 33 题)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

  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2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者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 3 )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的现行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二、资本制度下工人工资的实质

  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它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要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要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 1 )劳动力是劳动的能力,它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商品。

  ( 2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

  ( 3 )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其差额是剩余价值。

  ( 4 )资本主义的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使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偿劳动。

  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新增考点)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自动化程度加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 ,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参加商品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 . 而从事科研、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四、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未考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但是,资本主义在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因此,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剩余价值。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 )所有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 )预付资本的大小

  重点真题以及主观题

  1 、( D , 2000 年文理第 4 题)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 、( ABDE , 1992 年文第 22 题)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A.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 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 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 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E. 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3 、 (AC , 1991 年文第 24 题 ) 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

  A.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 c+v+m 构成 B.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 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4 、 ( A , 1992 年文第 12 题 )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态

  5 、( B , 2000 年理第 6 题)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 劳动和劳动力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E. 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

  6 、 (C , 1990 年理第 11 题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 B. 具体劳动和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D. 具体劳动形成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最后,聚英考研信息网祝考生们复习顺利!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考研政治冲刺讲义(四)"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搜索不到想要的信息?联系在线客服或者添加微信咨询
取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