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民调显示考研最该考中文逻辑数学

作者:聚创考研网-小厦老师 点击量:38 2016-05-11

课程资料备考指导咨询加微信:H17720740258

  现值四月,面临2011考研的广大学子均处于如火如荼的备考进行时。考研是一项持久的攻坚战,现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最终的胜利至关重要。特别是被称为“老牌拦路虎”的公共课数学,相信大家在师哥师姐的传言中早已意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与复习的高难度。在关键的基础复习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用正确的复习方法显著提高复习效率?在此我们就下列几个问题给同学们提出建议:


一、时间安排及复习目标


  基础阶段的复习从现在持续到到7月份,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尽量保证在暑假期间完成这一阶段的复习计划。基础阶段复习主要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现阶段2011新大纲发布前可先依据2010考纲为基准),系统梳理考纲中各章节的规定的考点,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常用结论等内容,为后期的强化及冲刺阶段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复习选用教材


  参加数学一、数学二考试的同学可选用:


  《高等数学》(上下册) (第六版或第五版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线性代数》(第四版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 浙江大学盛骤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数学二的同学无需复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参加数学三考试的同学可选用:


  经济数学《微积分》(吴传生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线性代数》(吴传生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家建议将中文与逻辑结合起来形成“中国GRE”


  2010年考研国家分数线公布后,有网友将近年各专业英语分数线进行对比后发现,从2006年到2010年,英语分数线呈直线下降趋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考研英语越来越难了。此外,不少人感叹,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过程中,自己在英语复习环节所花的时间最多,而得到的分数却最低。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对2003人(37.6%的人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2%的有考研经历者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到复习时间的一半以上,其中13.6%的人选择“75%以上(含75%)”,45.6%的人选择“50%~75%(含50%)”。此外,33.0%的人在英语复习上花的时间在“25%~50%(含25%)”,仅7.2%的人选择“25%以下”。


  专家建议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取代研究生英语考试


  “从我们专业来看,英语过线的人数达不到招生计划要求的名额。”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德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部分高校的专业来说,难度较大的英语在研究生录取中成了决定性因素。英语不过线学生,即使再有专业发展潜力,也不能被招进来。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指出,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考研人数大幅上升,使得考试不得不提高难度,以便更好地发挥选拔功能。“但是,几乎各种选拔都要考英语,而且英语在考试成绩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有点被过度重视了。”


  “但我觉得英语很重要,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董勋说,在学习中能经常用到英语,比如很多先进的技术还是在国外,所以需要阅读大量英文文献;他们向国外期刊投的论文也要用英文书写;在参加一些国际会议时,更需要用英语交流。


  本次调查中,40.7%的人认为,花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对以后工作有用。22.7%的人认为“用处不大”,8.3%的人认为“几乎毫无用处”,还有28.3%的人表示“不好说”。


  郑若玲表示,虽然英语在学习和工作中有一定作用,但这与人们在英语学习中所花的时间不相称,而且由于考试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不高,不少人考了高分,学到的仍是“哑巴英语”。


  她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取消研究生英语考试,将目前的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参考,英语分数不计入录取总分中。同时,提高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中应用题的比例。


  “简单取消的动议还是谨慎为好,但英语考试应该改革。”高德胜认为,把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作为研究生入学成绩参考比较合适,因为它比较权威,和目前研究生英语初试的难度也差不多。


  “我们要发挥六级考试的最大功能,要不然学生费劲考了六级,研究生考试再考,是对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有的专业完全可以不要求英语成绩。”高德胜表示,英语成绩应只是一个资格性条件,录取时起决定性作用的应是学生的专业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59.5%的人赞同取消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以大学四六级英语成绩作为研究生入学成绩参考。其中20.0%的人表示“非常赞同”,39.5%的人表示“赞同”。16.7%的人持相反态度,23.8%的人表示“不好说”。


  考研最应该考哪几科


  浙江林学院化学系的郭教授一直为学生的写作问题头疼,“有些学生实验做得挺好,但他们直接把实验结果列在文章里,也不管上下文是否通顺,符不符合逻辑。我每次都花大量时间给他们改文字。这些都是本科时就应该训练出来的能力。”


  高德胜认为,无论做什么研究,语言能力都非常重要。“但我们现在对中文的重视不够,很多研究生要写篇文意通顺的论文都很难。此外,逻辑思维能力也很重要,按逻辑规律思考,才能有真正可靠的学术创新,学术研究才会向前推进。”


  “我觉得可以参考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即‘GRE考试模式’,将汉语与逻辑结合起来,形成一门新的研究生考试科目,走出一条‘中国GRE’的道路来。”高德胜还向记者归纳了他心目中的考研模式,即:“英语(用6级考试代替)或其他外语(水平考试成绩代替)+汉语与逻辑(中国GRE)+专业课。”政治考试中的一些内容可并入逻辑考试中。


  董勋则认为,数学和逻辑最应该考。数学是理工科所有学科的基础,逻辑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发挥着作用,包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处事的态度。


  郑若玲表示,语言能力是从事任何研究或工作的基础;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则是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基础。所以,研究生考试的重点应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中文与外语(所有专业都应考);二是基础课,如理工科、经济类等学科的数学等;三是专业基础课。


  除专业课考试外,考研最应该考哪几科?调查中,排名第一的是中文(63.1%),排名第二的是逻辑(55.4%)。接下来的排序依次为:数学(36.9%)、历史(33.0%)、政治(31.3%)、英语(31.1%)等。


  专业课全国统考的利与弊


  近年来,专业课考试纳入研究生全国统考(即统一命题,统一划线)的学科不断增多。对此,47.4%的人持“赞成”态度,21.4%的人“不赞成”,31.1%的人表示“不好说”。


  “专业课统考会更公平一些,就像高考一样。”董勋说,如果各高校自主出考题,难免会发生内部泄题、办辅导班等情况。


  高德胜则不太赞同专业课统考。他认为,全国统考会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和答案。这样一来,考生就要死记硬背,谁背得好,谁的分就高。有一年,高德胜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的改卷工作,负责批改论述题。“当时的评分标准是,答出哪句话,就给多少分,非常机械。”


  郑若玲认为,统考制度的确比高校自主考试能更好地抵御招生腐败,但统考科目不宜过多,比如语言类课程与基础课必须统考,但有些专业课,还是应该给予招生单位考试自主权。


  本次调查显示,62.3%的人认为,专业课全国统考有利于促进公平,遏制招生腐败;42.5%的人担心会加剧“应试现象”;37.4%的人认为,专业课全国统考会加大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32.3%的人认为这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最后,聚英考研网预祝大家考上心仪的院校。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民调显示考研最该考中文逻辑数学"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搜索不到想要的信息?联系在线客服或者添加微信咨询
取消
复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