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聚创武大考研网-小厦老师 点击量:287 2015-05-06
课程资料备考指导咨询加微信:H17720740258
基本情况
男,汉族,生于1973年,国际法博士。2002年7月至今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执教,现任武汉大学国际人道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公法教研室主任、《武大国际法评论》副主编,并先后在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德国马普国际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瑞士伯尔尼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意大利米兰天主教大学、波兰华沙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纽约大学等从事访问研究、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学。哈佛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0-2011)。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3年)和一般项目(2007年)、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2012年)、外交部2012年重大外交政策研究年度课题(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0年)、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2008年)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
教育背景
1992.9-1996.6 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法学学士学位
1996.9-2002.6 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
2003.9-2004.7 瑞士伯尔尼大学世界贸易研究院获国际法律与经济硕士学位
研究领域
国际公法、国际网络空间法、WTO法
学术兼职
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
代表性论文
1、《论网络攻击在国际法上的归因》,《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5期;
2、《2011年“伦敦进程”与网络安全国际立法的未来走向》,《法学评论》2013年第4期;
3、The Attribution Rules in ILC's Articles on State Responsibility: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n Their Application to Cyber Operations, in Baltic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3 (2013);
4、《中美可再生能源贸易争端的法律问题——兼论WTO绿色补贴规则的完善》,《法商研究》2011 年第5期;
5、《国际贸易新课题:边境碳调节措施与中国的对策》,《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期;
6、《战后多边贸易体制六十周年的反思与前瞻——以“全球公共物品”为视角》,《法学评论》2009年第1期;
7、《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秩序中的第三种力量》,《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代表性著作
1、《国际人道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主编;
2、《国际法视角下的非政府组织:趋势、影响与回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主编;
3、《WTO体制内的发展中国家与国际发展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独著。
荣誉奖项
论文《国际贸易新课题:边境碳调节措施与中国的对策》,获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10);
论文《战后多边贸易体制六十周年的反思与前瞻——以“全球公共物品为视角”》获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三等奖(2009);
论文《WTO多哈回合谈判与转型中的多边贸易体制:挑战与未来》获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三等奖(2008)
论文《国际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和平发展》获首届全国国际法博士生暨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2006)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导师介绍:黄志雄"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